闯关:非爽文,慢热,攻主动,受一心搞事业,文笔现代风化,接受不了的,现在可以退出去了,再次声明,群像,具体是什么自己知道
过关:谢谢您选择继续阅读本文,谢谢您对本文正版的支持
楔子——
在京师伦安城里,有一所名为“晚竹”的古韵书斋。
书斋里住着两位教书先生。大先生名叫郑竹暮,是位仙骨清癯的老人家;小先生名叫何逸钧,是位足智多谋的少年郎,同时也是个书生。
其中,这位小先生何逸钧藏着许多不可告人的小秘密,譬如,他本人的神秘身世。
几年前,何逸钧并不是晚竹书斋的教书先生,也不是伦安城本地人,而是一个只为了逃命逃出邺阳城的八岁小孩。
至于“何逸钧”这个姓名,也不是何逸钧的原始姓名,而是为了帮助何逸钧成功逃命而临时取的虚妄姓名,原有姓名其实是为:郁纣。
何逸钧一开始是邺阳郁府大户的长子。
而郁府,乃是曾经赫赫生辉的朱门户,如今却是臭名昭著的柴栊居。
为什么郁府会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呢?
在他的回忆里,当时,邺阳郁府院墙外围了一大群人,人多得如同乱了秩序的蚍蜉。
一名蛮横跋扈的男子驻在院内,高呼着大理寺卿审理案牍时准了郁尚书和孟侍郎横征苛敛的事实,今儿以鞭笞刑罚郁府满门,每人都必须红着身子回屋。
他的父亲是当大官的,任职户部尚书,日理万机,逢年元日才能回一次家。
孟侍郎是他父亲的下属,跟他父亲的关系甚好,每年他父亲还乡时,他父亲都会同家里人聊上孟侍郎几句乐话。
孟侍郎有个长子,名叫孟售,年纪比何逸钧大四五岁。
那天,孟售从迢迢京师策马扬鞭赶来邺阳,抢在官兵到来郁府之前,先一步将何逸钧骗出郁府,这才让何逸钧免了这次笞刑。
而郁府其他人却免不了了,因为孟售刚喊着郁府所有人都要挨笞刑时,没等郁府其他人反应过来,官兵们就乘马翩翩而来了。
为首男子十分狠毒,命其他官员把郁府搜了个遍,携着郁府所有人跪在院中。
没成想郁家人竟与官兵们詈了起来,只见郁家们一个个浑身遍布着一道道触目惊心的血线,围观群众谁也不敢离去。
这时,为首男子忽然发现,长子郁纣不见了?
人不见了,影子都见不着,绝对不可能,郁纣绝对躲在人堆里。
为首男子又命人在人群中搜人,硬是不见郁纣,遂不自觉地撅着嘴唇丑着一张脸,围观群众更是如同头顶被灌了一股寒流一般不停颤栗。
这时,有一名官兵发现了郁纣的位置——郁纣往坡下跑去了,跟他跑的似乎还有一个人。
结果众人定睛一看,咦?这不就是被京师满城通缉的逃犯孟售吗。
京师挂孟售的通缉令多得都快挂到人的脸上了,孟售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出京跑这儿来了?
众人再定睛一看,原来孟售是来救郁纣的!真是见了鬼了,乘的什么牛马车跑得比官兵的车还快!
容不得他们多想,官兵们跟抢饭吃似的争先恐后往坡下飞掠而去。
追得最慢的官兵不幸被为首男子一口叫住,苦苦享受着为首男子蜜蜂一般嗡嗡作响的责骂声。
待这只巨型蜜蜂稍微平静后,官兵才瑟瑟地低眉答话。
为首男子一听,登时对着官兵怄气起来,官兵一傻,心悔地想着自己早知道不原话相告了。
原来是孟售让郁纣坐到自己肩上,用大人穿的衣服将郁纣的身子连同自己整个人都给掩盖起来,难怪官兵们找不到郁纣。
可两个小孩也跑不过官兵啊,不过不用慌,京师小霸王,跳河第一名,舍我其谁,无人能敌。
孟售在推郁纣跳江前,一路上一字一句都在唠叨着“跳江是逃命的唯一出路,我们是天下第一飞江客”。
郁纣满脸疑惑,还在思忖着“我会没命吗”“为什么要逃命”的问题时,就遂不及防被孟售一把从高处推下,伴随一声撕裂气流的长吼后,孟售也随之无所畏惧地一跃而下。
跳江隐匿行踪,因二人水性各有不同,游着游着便游散了。
郁纣不知不觉晕厥过去,醒来竟意外发现自己还活着,还躺在船板上,眼前又有个和蔼的老人家呆呆地望着他。
老人家名唤郑竹暮。
乌篷船上除了食物就只剩下书,郑竹暮每天都在坚持教郁纣读书识字。
郁纣可坚持不过来啊,但见郑竹暮仍然在坚持,便装作担心郑竹暮累坏的样子,担心得眼泪都快喷出来了。
在船上的日子里,郑竹暮给郁纣取了另一个名字,名叫何逸钧。
而“何逸钧”名字的由来,郑竹暮是这样讲的:“今后你取姓为何字,年少秀气天涯志,卷章三千为逸才,纸上挥墨,一字千钧,文人当以刮目相待,便取名为逸钧,老翁游历八方,身上最不缺的便是书,你在船上闲暇时可同老翁一起念书。”
改名嘛,当然是为了防止以前那群人通过自己的原名寻到自己,防止自己挨上那免去的笞刑。
但是……能不能捡到何逸钧的人不是郑竹暮,而是别人啊!
那天,山衔落日,残阳铺河,红霞溶水,云际沁彩,雨过天霁,令人心醉神迷。
好看书吧【haokanshuba.com】第一时间更新《弦惊吟》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