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杜甫笔下无数的壮美诗篇纷纷闪过,
像极了他生命中不同时期的不同遭遇。
也反映了整个大唐的风貌。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那天,黄昏时刻,杜甫来到了石壕村的一户农夫家中借宿,
半夜十分,却遇到了差役来抓人。
老翁为了躲避差役的抓捕,直接跳墙而走,
只剩下一个可怜巴巴的老妇人前去应对。
面对前来抓人的差役,老妇人苦苦哀求,
说是自己的两个儿子已经战死,
希望他们把自己抓过去,
这样还能给前线的将士们做早餐。
面对老妇人的祈求,这两个差役一脸麻木的样子,
根本就不为所动,也没将这户人家的苦楚放在眼里,
强行带走了老妇人,只留下孤儿寡母在家中啼哭。
看到这一幕,杜甫的心中满是悲凉,
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世道,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龌鹾事?
什么样的征兵连老人都不放过,
甚至最后抓不到人,连年迈的老妪都要被抓走?
一家数口全部上了战场,村中无丁可征,
官府又来抓人,百里荒凉,人烟稀少。
这还是之前那个兴盛的大唐吗?
那个记忆中的大唐,究竟什么时候能够回来,
这些大唐的百姓,到底什么时候能从苦难中脱身。
然而,石壕吏的情况并不是个例。
当杜甫来到潼关之后,
这里的守将在和杜甫说明,
潼关固若金汤,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然而,杜甫并没有附和。
反而挥笔写下了《潼关吏》。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这潼关虽然坚固,杜甫却想起了三年前的仙林之战。
当时哥舒翰固守潼关,本来是一副形势大好的样子。
却被杨国忠猜忌,被迫出战,
从而导致惨败,全军覆没。
看来,这大唐的上层,已经腐烂到了这个地步了吗?
明知道那些宦官没有什么军事才能,
偏偏要派他们来监战,最终导致所有人都被敌军消灭。
如果大唐还是这么一副样子的话,
那么,必然会有更多的士兵葬送在敌人的手里,
他们本来是没必要牺牲的,
就是因为那些狗仗人势的宦官,
硬生生的丢了性命。
这大唐,到底什么时候能够好起来,
让这些守边卫国的将士们没有后顾之忧?
……
作出三吏之后,杜甫又见证了很多大唐的悲欢离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那日,杜甫回到了村中,
却发现村中一副破败的景象,
只剩下几个孤寡的老妇人,
以及一些炸毛的黄鼠狼,除此之外,再无旁物。
在战火的摧残下,昔日的家乡早就破败不堪,
只剩下无数空荡荡的房屋,毫无生机。
乱世之下,受害的何止是一处村庄,而是整个天下!
可惜,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杜甫一样能发生。
时光流转,很快就到了大历二年。
那年,杜甫独自登高,看着眼前萧瑟的秋景,
就想起了极速衰败的大唐。
回想起自己这一生的飘零,
杜甫直接抬手,作出了千古名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个人的悲欢离合,大唐的衰败腐朽,
尽在其中,一览无余。
当杜甫的诗句不断地在天幕中闪烁的时候,
天幕最上方,再度给出了这个视频的评价。
杜甫的这些作品,非常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民间疾苦,
还有他自己在
好看书吧【haokanshuba.com】第一时间更新《刷个短视频,古人全都破防了!》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