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书吧

第52章 县城大乱

《真龙皇子》转载请注明来源:好看书吧haokanshuba.com

要去贴告示的衙役走后,范冕道:

“这县令大人不会就贴个告示了事吧?还是以为贴这个告示真正的有用?有人会将劫匪的消息送上县衙去?”

“应该不至于!”

范文逢迟疑着摆了摆手。

官府贴告示通缉罪犯劫匪,这是一贯以来的手段,不是北辰萧首创。

只不过,一般罪犯和劫匪,能解决就解决。

到了不能解决的时候,官府这才会贴出告示。

但是,通常的情况就是——除非肯花银子或者有势力。

否则出事了,官府根本就不会搭理,只会应付一下的贴张告示了事。

现在,北辰萧贴告示抓劫匪,由不得两人不心生疑惑。

正阳县城,范家报案的当天。

“听说了吗,范家被劫匪抢了,金银珠宝都装了几马车,牛羊牲畜也都抢光了。”

“不是吧,范家都被抢了?范家可是我们正阳县的第二世家呢?”

“怎么可能?范家大家族,家丁都几百呢?劫匪怎么敢去抢劫范家?”

“我说嘛,怎么可能的事,以前也有劫匪去抢劫范家,最后还不是被范家的家丁给打了回去。”

“对啊,最后毛都没捞到一根,还被范家抓了十几个人,送官了。”

“你们的消息早就过时了,范家真被抢了,县令大人都出了告示呢!说是要我们提供劫匪的线索,重重有赏,整整一百两白银呢!”

“我的天,一百两白银!不是真的吧?”

“一百两白银,这可是一大笔银子啊,看来这回范家还真是被抢了。”

“不会是假的吧?真有一百两白银?”

“什么假的,去那边看看告示就知道了,县令大人可是把告示贴得满城都是,听说还要贴到各个乡里面去呢。”

“快走,快走,快过去看看。”

县衙贴出悬赏告示,如果有提供劫匪线索的,一律重赏。

这个告示一经贴出,立刻就在整个县城之内刮起了一阵旋风。

所有人都议论纷纷,全部震惊于范家的被抢劫,同时也震惊于县令大人的大手笔。

范家在正阳县,一向来都是除却方家之外的第一大家族。

不仅人丁兴旺,金银无数,更是几代书香,在士林、民间都甚有名望。

正阳县人,单纯畏惧方家,而对于范家,畏惧之余更多了一份敬重。

连范家这样的大家族都被劫匪劫掠一空,可想而知劫匪的狂妄与肆虐。

如此劫匪,正阳县内的人又有谁会有安全感?震惊还算是轻的了。

不可避免的,在震惊之余,所有人都有更深层次的担忧。

如此大胆的劫匪,连范家都敢抢,何况是他们?

那劫匪下一次会不会就来县城抢劫他们呢?

面对劫匪,他们担忧。

但是,再看到县令大人一百两银子的悬赏之后,所有人又都有了另外一种想法。

一百两白银,一笔大款,足够一家几口人吃上一辈子了。

现在这个世道,一百两白银,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

整个正阳县,除了是大门大户,其它的人没有一个人能拿得出这么一大笔银子。

而且不要说一百两白银,就是十两白银,也很少能够拿得出的。

有一百两白银,都可以买一个人的命了。

起码,看到告示的这些人里面,就有不少人有这样的心思。

如果能的道这一百两白银,就算让他们去死,他们也是心甘情愿的。

“一百两白银啊,这么多,要是我能找到那些劫匪该有多好啊!”

“就你?还是想想你自己的小命吧,别有钱得,没命花。”

“就是,我可是听说这些劫匪很凶悍的,范家都死了好几个人呢!”

“说的也是,还是别管这些闲事为妙。”

“不错,不错。”

议论纷纷之中,有人心动,但更多的人却是狂泼冷水。

到最后,大部分的人都熄灭了去告密的心思,各家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这是范家报案当天,正阳县内的情形。

虽然震惊于范家的被劫掠,但是毕竟离县城有点远。

而且正阳县城数十年来都没发生过什么事情,因此虽然有些担心,但也能凑合,不必整天提心吊胆。

见长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好看书吧haokanshuba.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哇!女总裁是皇帝落在荒年崽崽很闲农门贵妻,离家四年的夫君成太子了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姝宠三魂七魄归位诱梦废柴逆袭指南:捡个魔神当外挂小师妹生来反骨,女主掉坑她埋土穿成恶妇不装了,天灾将至赶紧逃寻找轮回的你疯批奶娃又在虐渣渣穿时空的女将军我一绿茶绑定人夫系统?不合适吧死遁五年,被初恋陛下抓回来穿越三国:姐妹同心重生归来,王爷要娶吗穿越恶女称霸,专收恶人库房闺蜜齐穿书,太子将军成弃夫万界神豪:咸鱼倒卖记横空出世的娇帝君谬接瑶华枝嫡妹抢世子?我嫁权臣小叔当婶婶千万别惹,疯批皇后手段狠快穿之好孕娇软美人修仙之我让剑圣入赘表妹不欲攀高枝我是主母,也是孟婆我靠好运壮大家族养的面首成了摄政王,我被迫躺平开局就报仇我能统御万鬼离人终成相思意两次抛弃替身仙尊徒弟后他黑化了腹黑小阎王,带着剧透狗转世了悍女麴凰驭龙婿被退婚后,我绑定系统商城开大!太子流放,锦鲤婢女随行超旺他快穿王牌系统生崽手册空间通古今,搬空全村去逃难这个修仙过于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