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史料出自:《满文老档》
明万历三十五年,正月。
夜幕降临,原本平静的夜晚,今日却不那么平静。过了丑时,原本是关城门的时间,可今日却城门大开着,各个方向都散布者守兵。集结的三千兵马,趁着夜色在赫图阿拉城点将台誓师。
今天……便是出征的日子。
皇太极将我安排在代善的麾下,当他的近身军医。据说代善腿有顽疾,若是出征,身边通常都会带上一个军医,所以不会惹人怀疑。而大贝勒府那边,就由嫡福晋帮我遮掩着,借口我身体不适,先回家几日,其实无非也就是将那些下人糊弄过去。
褚英和代善二人所领的旗色不同,所以队伍也相距甚远,我不必担心会被褚英看到。加上褚英最近忙着在军校场练兵,也没有留意到我最近鬼祟的行踪。又或许他压根儿没想过我会将自己搭进去,助他一臂之力。
幸好关外人对女人从军未有什么忌讳,随军夫人也是常有的事情。按皇太极的说法,女真的姑娘,五岁就会骑马,十岁就能射猎。游牧民族的女子确实彪悍,听说不少部落里头还有女人组成的兵阵呢。我虽然不知道真假,但见大家都对我的存在见怪不怪,也多了几分笃信。
虽然我只是个军医,但是因为我怕死,所以非要套上一副甲胄穿。性命大事马虎不得,这可是古代的防弹衣啊,再沉再闷我都要穿着。
到了点将台,我才真正与代善见面。也许是因为现在他穿着盔甲,骑在战马上,所以与那日在席上所见的气场有些不同,完全是另一幅英姿。其实若细看代善的五官,与褚英是极相像的,不过褚英的线条偏刚毅,而代善偏内敛,看着文质彬彬的,不像个习武之人,所以两兄弟给人的感觉大不相同。
“八弟说的人,就是你?”他上上下下地打量了我一番。
我怯怯地点了点头,“见过二贝勒。”
他居高临下地望着我,虽然我也骑在马上,但个头还是比他矮了一大截。
他挑了挑眉,“勇气可嘉。”
“二贝勒过奖。”我低声道。
代善是知晓我的身份的,既然允许了我做他的随行,可见皇太极已经完全说服了代善,我也不必再费神解释。
他挪开眼神不再看我,面无表情道:“先说好,打仗可不是过家家,你别拖了我的后腿。乌拉军来了就撒腿跑,能跑多远跑多远,到时候我是不会救你的。”
我有些尴尬,怎么人人都把我看得这么无能?虽然我确实没什么战斗力……
“我一定不给二贝勒添麻烦。”
代善没有再理我,径自行到了点将台前。
我仔细观察着点将台上的一举一动,因为我是代善的随从,所以列在部队的最前排,从而能清楚地看着他们的动静,听到他们的对话。
此时点将台前已经聚集了努-尔哈赤钦点的将领们,褚英、代善、费英东、扬古利、扈尔汗……所有人都到齐了,都在静候着发兵的指令。
然而居中端坐在点将台上的统帅舒尔哈齐,却似十分惬意,丝毫没有要点将发兵的意思。
时间就这么一分一秒地流逝中,天色也愈加青紫。
队伍中有些士兵等得不耐烦了,纷纷议论道:“三都督怎么还不点将?”
“这不常书将军还没到嘛,当然得等他了。”
“从前大汗领兵亲征时,也没摆过架子……”
“那常书将军是谁?不光得三都督的依赖,就是大贝勒也得给他几分面子不是?我看就算真延误了时辰,也没人会作声的……”
正说话间呢,常书将军才骑着马赶到了点将台前,见自己是最晚到的一个,于是打着哈哈道:“哎呀,你们都来齐了,也不派人去喊我。”
费英东上前对舒尔哈齐道:“三都督,人都到齐了,现已三更,正是出兵吉时,该点将发兵了!”
舒尔哈齐这才起立,没给费英东一点儿好脸色,一清嗓:“咳——众人听令,本帅即刻点将——”
台下的士兵总算有了干劲,纷纷上马站列队,等候命令。
我摸了摸马脖子,“赭玉,这一路可就靠你了。”
舒尔哈齐将帅旗一挥,浑厚一声吼,“全军听令——出发!”
于是乎,浩浩荡荡的三千建州铁骑,踏上了前往斐优城的征途。
天刚破晓,队伍方行出赫图阿拉城不久,天空骤然划过几道白光,似是闪电,整个荒郊刹那间被照得惨白。众人皆是一惊,连续几道白光袭来,却迟迟未闻雷声。
我吓得一哆嗦,这简直就是寂静岭啊!还好这会儿人多,不然只怕我早就屁滚尿流了。
古人出征前,一般都要卜卦,预示吉凶。天有异象,一般是不利的预兆,被认作是上天的示警。
只见队伍最前头的常书凑到了舒尔哈齐耳边,神色惶恐地嘀咕了几声,舒尔哈齐当即勒马,传令全军停止前进。
队伍一阵骚动,众人呱噪成了一片,纷纷议论着此乃凶兆,不宜出兵……
代善抓住一个前头下来传令的小兵,满腹狐疑地问:“三都督为何下令停止行军?”
小兵答:“回二贝勒,三都督说,帅旗上有蓝光,是不祥之兆,当先止步,从长计议。”
果然如此。舒尔哈齐本就极不情愿出兵,无奈大殿上汗王之命难违,才被赶鸭子上架,当的这个统帅。这下连老天都帮了他一把,肯定会大肆借题发挥了。
统帅没有下令,众人也不敢妄动,过了一会儿,闪电也销声匿迹,有些心急的将领赶来与代善商量对策。
费英东是第一个来的,“二贝勒,看三都督的样子,恐怕是打算退兵了。”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代善双手抱胸,谁也不得罪,独善其身道:“我不是统帅,做不了主。”
“这……”费英东犯了难,“若真退了兵,到时汗王怪罪下来,咱们撇的干净吗?”
代善这个人,拎得很清楚,“费英东将军,三都督是帅我是将,他是叔父我是侄,大哥也没表态,现在怎么着也轮不到我说话。”
“汗王要二位贝勒爷为主将,协助指挥,劝进也是应该的,大贝勒那边由我去说。”
代善点了点头,“若大哥觉得退兵不妥,我自会一并去向三都督请命的。”
我在一旁默默地看着,我对代善的了解不多,但这下看他的行事方式,倒是很老练圆滑,沉得住气。俗话说枪打出头鸟,他明知道舒尔哈齐打的是什么算盘,也不争着当那个出头的人,给自己留了几分余地。
费英东去了褚英的队伍,紧接着后脚扈尔汗和扬古力两位将军也来了。
扈尔汗张口就骂道:“咱们他娘的还走不走了?在这儿等什么呢?”
代善冷笑了一下,“三都督得心思,二位将军还猜不到吗?”
“切,”扈尔汗嗤之以鼻道,“三都督也真是能攀亲,都攀到李家去了,还在乎个布占泰?”
扬古力干着急道:“二贝勒,咱们现在已经延误了发兵的时辰了,三都督和汗王素来不和,可军令如山,他不待见,不代表咱们也得跟着背黑锅啊!我看还是以大局为重,找三都督请命发兵吧。”
“我们且等大哥的消息,看他如何定夺吧。”
几位将领扎着堆,常书也眼尖地凑了过来。
“大家都稍安勿躁,三都督身为统帅,自有定夺的。”
代善与众人交换了个眼色,进言道:“常书将军,不是我等小辈不听叔父的指令,而是父王汗令如山,岂敢有违?想必叔父也知道,误了军情这可是大逆……”
“可这天有不测风云,三都督也是为了大家伙儿的身家性命考虑。”
扈尔汗撸着袖子,瞪着常书道:“这时辰是汗王定下的,三都督就是再怎么变花样,也无权擅自更改。除非禀明汗王得到退兵的口谕,我等才能心悦诚服!”
常书也知道扈尔汗是个蛮人,这会儿又搬出了汗王来,知道多半是说不通了,于是灰头土脸地走了。
三千兵马干等了半个时辰,人人都有几分窝火。
终于等到了费英东折返回来,与代善他们传达褚英的意见。
“大贝勒觉得,东海瓦尔喀部既心诚归附,必不可弃,望众人能一并向三都督请命发兵。”
我和代善对此都有些意外。若舒尔哈齐真的半路打退堂鼓,实际上对褚英而言,反而是件好事。
违抗军令,舒尔哈齐定会被罪责,褚英便能从这个局中全身而退了。布占泰的阴谋诡计不会达成,努-尔哈赤的目的也达到了。
但是这既然是褚英的决定,一定有他的用意。
有了褚英的默许,代善果断道:“既然叔父不肯走,咱们就去‘请’他走吧。”
代善偕众将行到队伍的最前方,与舒尔哈齐交涉。看那动静,双方几度争执不下,争得是脸红脖子粗的,队伍里一阵骚动,听说扈尔汗最后差点儿和常书打起来。最后还是褚英出了面,才终于平息了这场退兵风波。
大军又马不停蹄地走了一天,直到第二日傍晚,才终于抵达斐优城。
斐优城屹立在逶迤的山峦之下,洒落的夕阳给它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诉说着古老的文明。
行军一路皆是顺利,也未遇到乌拉的军队,舒尔哈齐也未有什么异常之举,只是一路上都在嚷嚷:“东海区区小部,还要大张旗鼓地来收编,真当我是个闲人?”
常书和纳齐布作为舒尔哈齐的左膀右臂,在一旁附和道:“就是,我大军奔波数百里为他而来,居然也没个人出来十里相迎,策穆特赫的人影都见不到。这点礼数都不懂,真是枉费我们一片好意!”
代善冷不丁地哼了一句,“这些人,成天想着中饱私囊,出来作甚。”
一路颠簸,我已是又累又困,跟本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真不知道他们怎么还有闲扯的心情。好在赭玉脚力极佳,温温顺顺的,没有被骑术不精的我给拖了后腿。
到了斐优城下,才终于见到了瓦尔喀部酋长策穆特赫,舒尔哈齐下令让费英东和扈尔汗二人先行率兵三百,去收编周围五百户屯寨民丁,其余的大部队入城稍作整顿。待收编部队先走,大军休息完毕后,再行军返回赫图阿拉城。
费英东和扈尔汗二人走后,剩下的部队全数留在斐优城中享受策穆特赫的款待。
设宴时,我仍旧是寸步不离的跟在代善后头。我开心不已,终于能坐下吃口饭了,第一次知道原来骑马是件这么累的事情,感觉就像刚跑完一场马拉松,全身的筋骨都断了一样。
小说推荐:《破云》【泡书吧】《这个诡异三国游戏太凶残了》【微信读书】《官人官色》【穿越了】《你不许再亲我啦[快穿]》《犯罪专家在恋综杀疯了》《神农道君》《桃花山刘家修仙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