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医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好看书吧haokanshuba.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艺人在经纪人面前是没有秘密的,一切好的坏的都可以尽情展现给经纪人,经纪人的存在可以说就是给艺人擦屁股的。如果姜黎哪天想睡个小鲜肉,李云得知后会第一时间准备好避孕套以及后续处理的方案。
姜黎把自己的想法没有隐瞒一股脑的告诉李云,她也想听听李云的意见。
“这确实是个很好的选择,但具体怎么操作还要在谈一谈,我们可以先签一份短约,而去合约里关于作品的配置要有详细要求。”
如果能拿到作品的选角权和剧本剪辑权,这份合作就很有意思了。
谈完鲸鱼tv的合作,姜黎才想起什么东京电影节公关策划。
“怎么,公司已经规划我的国际市场了?”姜黎翘起二郎腿,靠在身后的沙发上,挑眉问道。
李云都忍不住脸一热,红气养人,这四个字在姜黎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以前的姜黎在李云心中是什么形象?有自己想法的貌美女孩。可不管是有想法还是貌美,在娱乐圈都不是什么稀缺资源。能混出名头的哪个没有脑子,哪个又没有美貌?李云最开始对姜黎的定位是黄金女配,戏路宽、演技好、又不会艳压女主角,有机会借几部女主戏提升身价。这样的路线注定不会大火,但不缺戏又有钱,是最舒服的状态。
可姜黎的蹿红速度太过出乎李云的意料,她像是一个奇迹,将得到的每一份资源都发挥到极致。曾经记忆力的形象已经模糊褪色,现在的姜黎是一举一动都在散发魅力的大明星。
有时候姜黎不经意散发的魅力,李云这个即将年过四十从不缺性生活的老司机都会被蛊惑到。
见李云望着自己发呆,姜黎挑眉示意。
“别对我抛媚眼。”李云清清嗓子。
姜黎:“……”
“这份公关方案是我写的……”说道这里,李云停顿了一下。
早些年的明星,一个个削减脑袋都想把自己国内一线的名头换成国际一线,好像不闯一下好莱坞都不敢说自己是一线。现在到不流行勇闯好莱坞那一套了,但有点名字就号称自己一线,谦虚点的顶流、正当红。也不知道市场上受不受得了这么多一线顶流。
扯远了,《消失的姐姐》和《路过我生命的你》只要运作得当,都是拿奖的热门电影。李云身为经纪人,自然希望能多为姜黎刷下几座影后,尤其是a类电影节的影后奖杯。《路过我生命的你》非常符合东京电影节的口味,李云瞄准的是主竞争单元的金鹤奖,实在不行中国电影周的最佳女主角也行,不过那就没有必要亲自去领获奖了。录个视频,发发通稿就可以。
为艺人公关奖杯,公司会出一部分费用,但大头还得是艺人自己出。但现在……公司想留下姜黎,总的付出点什么。
第176章
公司想要在下半年电影节扎堆举办期间为她公关奖杯,姜黎自然没有意见,她也不可能有什么意见,全力配合就好。
至于所谓的公关费,姜黎这么大了不会单纯认为只要演技好就什么都可以不在乎。演员的演技是没有具体衡量标准的,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不管电影还是电视剧都只是生活中的一项消遣项目。所以一个演员只要有些许敬业心,挑选到适合自己的角色,很轻松就能拿到及格线以上的表演。可惜就这两个条件,都不是所有人能够做到的。在这种大环境下,演技的上限与下限都被无限拉伸,不好不坏的中间派就有了很大的舆论操纵空间。
有时候人们就会发现,两个在表演上半斤八两的艺人,而二人在演戏这方面的口碑,却能有天与地的区别。
奖杯可以被公关,即便在誉为电影殿堂的欧洲三大,也没有一个人敢信誓旦旦的保证所有奖项都是基于表演,公平发放。毕竟除了所谓的黑幕,评委主观上的喜好也是决定一部作品能否获奖的重要因素。
在颁奖季到来之前先造好势,铺天盖地的靠着矩阵宣传先将卫冕影后的标签打出去,评委也是人,是人都会受到舆论影响。总和观众玩逆反心理的电影节是走不远的,文娱产业失去观众基础无疑是在自取灭亡。所以在时不时发发大水后,也要考虑考虑大众影响,挽回岌岌可危的口碑。
一番交谈后,姜黎和李云确定好了下半年她的事业发展路线。在公关奖项方面姜黎除了出人,也会出一部分资金。作为当红女星,即便姜黎出道的年头并不算久,她的个人身家也早已过亿,娱乐圈毕竟是个来钱很迅速的行业。而姜黎本人又没什么太多的花费,红就代表着公司会为她准备专业的团队,当然她如果不满意公司